(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底事:何事,为什么。(“底”读音为:dǐ)
- 中宵:半夜。
- 无那:无奈。(“那”读音为:nuó)
- 并:合并,这里指愁苦聚集。
- 飘零:漂泊流落。
- 踪迹: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
- 蓬转: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比喻漂泊不定。
- 澹泊:淡泊,不追求名利。
- 生涯:生活。
- 舌耕:指以教书谋生。
- 短蜡:短的蜡烛。
- 烧残:烧尽。
- 寒漏:寒夜的滴漏声,古代用滴漏来计时。
- 永:漫长。
- 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是孝鸟,这里借指乌鸦。
- 啼断:啼叫到停止。
- 月华:月光。
翻译
为什么半夜梦也做不成,独自一人无奈万千愁苦都聚拢而来。 漂泊不定的行踪如同蓬草随风转动,淡泊的生活靠教书来维持。 短蜡烛烧尽,寒夜的滴漏声显得格外漫长,乌鸦啼叫到月光明亮时才停止。 近年来有多少伤心遗憾之事,都交付给了梅花绽放时的晓角之声。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诗人的愁苦展开。首联通过“中宵梦不成”和“万愁并”,直接表达了内心的烦闷与无奈。颔联描述了自己漂泊的生活状态和以教书为生的淡泊生涯,体现出一种不安定和对生活的感慨。颈联以“短蜡烧残”“寒漏永”“慈乌啼断”“月华明”等景象,进一步烘托出孤独和凄凉的氛围。尾联则将多年来的伤心恨都寄托在梅花和晓角声中,寓意着这些情感如同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又如同晓角声在寂静中响起,深沉而悠远。整首诗意境凄清,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