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五月素敷谒选赴都相晤于九成台畔四十字赠行相喜相勉之私非四十字能尽然素敷随事躬省栽培德行虽得时向荣以慰北堂之欢又能端悫克慎不堕青云之志只在回光返照中耳
道结莲花社,情连中表亲。
有才堪入世,期汝岂同人。
捧檄原高志,求官莫为贫。
诗书敦至德,努力扇清芬。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卯:干支纪年法,指的是一个年份。
- 素敷:人名。
- 谒选:指官吏赴京应选。(“谒”读音为“yè”)
- 都:京城。
- 九成台:古迹名,在今广东省英德市。
- 中表亲:父亲姐妹(姑母)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或母亲兄弟姐妹(舅、姨)的子女的亲戚关系。
- 堪:能够,可以。
- 入世:投身于社会。
- 期:希望,期望。
- 汝:你。
- 同人:这里指与一般人相同。
- 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 端悫(què):正直诚谨。
- 克慎:能够谨慎。
- 青云之志:指远大的志向。
- 回光返照:这里指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翻译
我们在莲花社中结下情谊,彼此的情感就如同表亲一般亲密。你才华出众,能够投身社会有所作为,期望你不同于一般人。你捧着任命文书,这本是高远的志向,追求官职不要只是为了摆脱贫困。要通过诗书来培养最高尚的道德,努力发扬美好的品德。
赏析
这首诗是释今无写给素敷的赠行诗。诗的首联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莲花社为喻,象征着他们的友情纯洁美好。颔联对素敷的才华给予了肯定,并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超越常人,有所作为。颈联则是对素敷赴京应选的期望,强调要有高远的志向,不要只为了钱财而追求官职。尾联进一步强调了要通过诗书来培养品德,努力弘扬美好的品德。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同时也体现了对品德和志向的重视。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鹊桥仙 》 —— [ 清 ] 俞士彪
- 《 中夏昼卧 》 —— [ 五代十国 ] 刘兼
- 《 仲夏同黄玉崙先生暨何龙友韩孟郁二丈游城北园池和黄韵 》 —— [ 明 ] 李孙宸
- 《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给于诗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维雪锦夜宿兴唐寺繁星满天四鼓遂行日初上已抵浒黄洲几百里矣午后南风薄岸舟屹不能移延缘葭苇间至莫不得去始作纪事十解呈旧幕诸公 》 —— [ 宋 ] 岳珂
- 《 夏仲同何旦兼同年饮顾公纶父母舟中夜话 其一 》 —— [ 明 ] 梁朝钟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三 》 —— [ 明 ] 黄淮
- 《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 其五 》 —— [ 清 ] 陈式金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三十七 》 —— [ 明 ] 黄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