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井莘厓孝廉从都中来省其尊人存士先生于永安官舍后入珠江过访出见和红鸟诗材致翩翩因赠二律

披襟尤爱事南图,鹊起曾闻溢庆殊。 司马文心原锦绣,徐陵笔架是珊瑚。 诗裁仙径先红羽,月泛珠江满玉壶。 最好五云缭绕处,一门蝌蚪壮皇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莘厓(shēn yá):人的字号。
  •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明清时用作对举人的雅称。
  • 尊人:对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称。文中指父亲。
  • 存士先生:人名。
  • 南图:谓南飞,南征。这里可理解为远大的志向。
  • 鹊起:指见机而作或乘时崛起。
  • 庆殊:特殊的喜庆之事。
  • 文心:为文之用心。
  • 锦绣: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美丽或美好。
  • 徐陵:南朝文学家、诗人。
  • 笔架:搁笔的文具。
  • 仙径:这里指超凡脱俗的路径。
  • 红羽:红色的羽毛,可能象征美好或祥瑞。
  • 五云:五色瑞云,多作吉祥的征兆。
  • 蝌蚪:指蝌蚪文,喻指古文字或书法。

翻译

敞开衣襟尤其喜爱谈论宏伟的志向,听闻乘时崛起之事曾充满了特别的喜庆。司马相如的为文用心原本如锦绣般美好,徐陵的笔架就如同珊瑚般珍贵。诗歌创作选在超凡脱俗的路径上,先有那如红羽般美好的诗意,月色洒在珠江上,水面如满是月光的玉壶。最美好的是那五色瑞云缭绕的地方,一家人的古文字书法为都城增添了壮观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释今无写给井莘厓的。诗中表达了对井莘厓的赞美和对其家族的美好祝愿。首联通过“披襟”“南图”“鹊起”等词,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和对井莘厓的期望。颔联以司马相如的文心和徐陵的笔架作比,赞扬井莘厓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颈联描绘了诗的美好如红羽,以及珠江月色的迷人,富有意境。尾联以“五云缭绕”象征吉祥,“蝌蚪壮皇都”表达了对井氏一门在文化方面的期望和赞誉。整首诗用词华丽,意境优美,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