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姚六康明府
注释
- 昆山:昆仑山的省称,这里喻指珍贵的材料。(“昆”,读音:kūn)
- 斲(zhuó):砍;削。
- 碫(duàn):锻铁用的砧石。
- 淬(cuì):把烧红的铸件往水或油或其他液体里一浸立刻取出来,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 锷(è):刀剑的刃。
- 蕴蓄:指积蓄。
- 大贤:指才德出众的人。
- 宿志:向来怀有的志愿。
- 解断悬缚:解除困难和束缚。
- 肌疮痍:比喻民生疾苦。
- 蕴藉:指含蓄而不显露。
- 赫誉:显赫的声誉。
- 竹箭:用以比喻优秀的人才。
- 南金: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优秀人才。
- 髯颊:胡须和脸颊。
- 桢干:筑墙时所用的木柱,竖在两端的叫桢,竖在两旁障土的叫干,引申为支柱、骨干。
- 法门柱:佛教用语,比喻能支撑佛法的人。
- 属:恰好遇到。
- 投契:情意相合,见解一致。
- 白衣弟子:指未出仕的读书人。
- 缁幅巾:黑色的头巾,这里指僧人。
- 遗刹地:遗留下来的寺庙所在地。
- 睛中尘:眼睛里的灰尘,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 赤髭白足:指有道行的僧人。
- 山阴道上:在山阴的道路上,这里形容事物繁多。
- 分身:比喻分赴多处。
- 趋朝右:指入朝为官。
- 组带:丝织的衣带。
- 曳腰:系在腰间并拖在地上。
- 符系肘:把象征官职的符节系在肘上。
- 仁心义术:仁爱之心和正义的方法。
- 希所济: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和救济。
- 厌:厌倦。
- 蹄轮:借指车马。
- 畴昔:往昔,从前。
- 燕蓟:指北京地区。
- 盌(wǎn):同“碗”。
- 融彻:通明透彻。
- 磈礧(wěi léi):累积的石块,比喻心中积郁的不平之气。
- 廓落:空阔貌。
翻译
昆仑山上的材料,砍断了结但不会分离,在砧石上锻炼刀刃,让其变得锋利,是为了有所作为。美好的春天里兰花的花蕊,到了秋天依然散发着浓香,这浓郁的香气一直积蓄着,没有停止的时候。 才德出众的人况且还秉持着向来的志愿,想要解除困难和束缚,医治民生的疾苦。惠阳的姚君,含蓄深沉,有着豪杰的气概、情谊以及圣贤的心怀。 他的才华和显赫的声誉渐渐被人们传颂,但他却如优秀的人才被埋没,如南方的铜未被发现。他面容宽厚温和,如春天般温暖,往昔因为他的与众不同,仿佛不是人间的普通人。 他是国家的骨干和支柱,是佛法的支撑者,如同东阿的白凤、西山的麒麟一样珍贵。恰好遇到我的师翁,两人情意相投,一个是未出仕的读书人,一个是僧人。 那四百座名山和遗留的寺庙所在地,他守护着它们,如同守护着自己眼睛里的灰尘一样珍视。有道行的僧人频繁地来往,在那事物繁多的山阴道上,仿佛要分身前往各处。 秋深时节结束行程,入朝为官,丝织的衣带系在腰间拖在地上,象征官职的符节系在肘上。他怀着仁爱之心和正义的方法,希望能够救济他人,不会厌倦车马的奔波。 往昔在遥远的燕蓟之地与您相逢,银灯和雪碗相伴,度过了凌晨的时光。我们的道心和尘事都通明透彻,心中积郁的不平之气和空阔的沙尘都消散了。 我们的眼界超越了三辅地区的豪华气焰,气势压过了五陵地区的裘马骄纵之人。自古以来的贤达之人都各有其重要之处,像富弼、张方平、杨绘、李常这些人都是高官。 庆祝您在任职的这一年,如露水在丽日边闪耀光辉。祝愿您拥有如同金刚般坚固的身体,让东南地区的山水都如浮云般漂浮。
赏析
这首诗是对姚六康明府的赞美。诗的开头用昆仑山的材料和锻炼刀刃来比喻姚君的才能和作为,接着描述了他的品德和志向,如解除百姓疾苦、含蓄深沉、有圣贤之心等。诗中还强调了他的才华和声誉,以及他如国家栋梁、法门支柱般的重要性。同时,也描写了他对名山和寺庙的守护,以及他入朝为官后仁心义术、不辞辛劳的精神。诗中回忆了往昔与姚君的相逢,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对彼此的欣赏。最后,诗人对姚君的任职表示庆祝,并祝愿他身体健康。整首诗语言优美,用典恰当,通过对姚君多方面的赞美,展现了他的杰出形象和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