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冬舟过英州阻风追忆行役之难因赋北风篇
注释
- 戊申:指农历的戊申年。
- 英州:古代的地名,在今广东英德市。
- 滟滪(yàn yù)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
- 巴字:指巴地的字,巴地,古代巴国地域,大致在今重庆、四川东部一带。(字音:bā)
- 猿声:巴地多山,猿猴众多,猿声常被文人用来表达悲苦之情。
- 瀚海:原本指北方的大湖,后也指戈壁沙漠。
- 澌(sī):解冻时流动的冰水。
- 徬徨(páng huáng):同“彷徨”,表示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翻译
一年的辛苦劳作后,想要在船中暂时歇息一下。买了船逆流而上,撑船逆着波浪前行,不想吹南风却偏偏吹起了北风。
北风愤怒地呼啸着,船头像要被吹裂,北风吹得树枝都折断了。一出门就感受到羁旅的忧愁,人生怎么能轻易地离别呢。
我听说滟滪堆难以抚平,巴地的字和猿猴的叫声不忍听。少年不肯轻易地接受平凡老去,即便山川险峻,内心依然充满豪情。
又回忆起当时从瀚海归来,在寒冷的沙漠中走了万里却没有征衣。黑海的海水与天相连,心里明白落入水中最终很难存活。
没想到悲凉从雪窖中袭来,心中怀着抑郁却无人诉说。即使骑着驴奔走在幽蓟之地,易水的冰水融化,寒风透过衣袖。
寒冷的人最怕五更的寒霜,穿着破烂的衣服已经三年了。北风啊北风,对我来说是如此亲近,八岁起就流离失所,已经十分辛苦。
至今所经历的三十年,日夜彷徨,心神被驱赶着。人生学习道是为了求得安逸,我的道却在萧萧白日中充满悲伤。
您没看到德宗时的懒瓒和尚叫也叫不醒,纵然有北风吹来又有什么益处呢。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在戊申年冬天乘船经过英州时遇到逆风为背景,抒发了他对人生艰辛和流离之苦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北风的凶猛以及旅途的艰难,表达了作者对羁旅忧愁和离别的深刻感受。同时,通过回忆过去在瀚海、黑海等地的经历,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苦难和心中的郁闷。作者虽历经磨难,但仍保持着内心的豪情,不愿轻易屈服于命运。诗中还提到了人生求道的意义,以及对安逸的追求与现实的悲伤之间的矛盾。最后以德宗时的懒瓒和尚为例,暗示了即使外界环境有所变化,但若内心无法觉醒,也难以改变困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