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cú):往,去。
- 逝魄:往昔的时光和精力。
- 艰虞:艰难忧患。
- 蘧庐(qú lú):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后泛指简陋的房屋。
翻译
用松叶搭建棚子来纳凉。一只猴子应该会为此感到高兴,毕竟已入三秋,暑气却还未消退。在这片刻间,仿佛能收回往昔耗费的时光和精力,但终年都为艰难忧患所疲倦。月亮照到阴影处显得支离破碎,云朵飘过之后气象更是不同。石头能够当作卧枕,天地之间足以当作一个简易的住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松叶棚中纳凉时的情景与感受。诗中通过对季节、景色和自身感受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慰藉的情感。“一木猿应喜,三秋暑未徂”既点明了纳凉的原因——暑气未消,又以猿的喜衬出作者的无奈。“片时收逝魄,终岁倦艰虞”表达了作者在短暂的纳凉时光中试图找回一些精力,但又被终年的艰难忧患所困扰的矛盾心情。“月到阴还碎,云过气更殊”通过对月和云的描写,展现出自然景色的变化,增添了诗意。最后“石能供卧枕,天地足蘧庐”则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接纳和对简陋生活的满足,有一种豁达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