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炎州(yán zhōu):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 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 閒僧:闲散的僧人。
- 罨画(yǎn huà):色彩鲜明的绘画。
翻译
天风吹送我来到这炎热的南方之州,今日登上此亭,已不像昔日的游览。文人雅士心怀感慨应当提笔记录,闲散的僧人无所事事独自乘着孤舟。古老的柏树根深叶茂,与莲座相连,新长出的松叶嫩枝遮蔽着石头。我身着破旧的衲衣,怎适宜处在这如绘画般的美景之中,却又移动着带着竹节的拐杖登上了更高层的楼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问归亭的所见所感。诗的首联交代了诗人来到炎州以及此次登亭的感受与以往不同。颔联通过文士载笔和闲僧独孤舟的对比,展现出不同人的状态。颈联描写了古柏新松的景象,突出了自然的生命力。尾联中诗人觉得自己的破衲与美景不甚相符,但仍执着地登上层楼,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整首诗意境幽深,语言简练,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诃衍弟以甲辰浴佛日受老人付授志喜 》 —— [ 明 ] 释今无
- 《 酬徐秀才栖贤韵 》 —— [ 明 ] 释今无
- 《 同王仲锡观察泊海珠寺听遣幻诗得寒字且约游安期岩 》 —— [ 明 ] 释今无
- 《 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 》 —— [ 明 ] 释今无
- 《 题蒋徂来明府八骏图 》 —— [ 明 ] 释今无
- 《 再过宝积寺 》 —— [ 明 ] 释今无
- 《 赠文及先年八十二矣善图章 》 —— [ 明 ] 释今无
- 《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三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