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夏彝初司马周公下临海幢赋谢

云林海色昼生凉,喜接台星近上方。 百粤尊亲归幕府,三朝才望属奎章。 金台远映丹心起,宝殿长留墨汁香。 何幸山门逢盛事,天南草木被荣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戌:干支纪年之一
  • 彝初司马周公:对周公的称呼,“彝初”可能是他的字,“司马”是官职
  • 临海幢:地名
  • 台星:星名,象征三公之位,也用以比况宰辅重臣
  • 百粤: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百粤,也作百越
  • 尊亲:尊重亲近
  • 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 三朝:指三个朝代或一个朝代经历三代皇帝
  • 才望:才能和声望
  • 奎章:帝王的手笔
  • 金台:古代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后因以“金台”为延揽人才之所的代称
  • 丹心:赤诚的心
  • 墨汁香:比喻文章、书法等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翻译

云林之中海色映衬,白天也生出凉意,欣喜能接近如台星般的重臣来到这上方之地。百越之地的人们尊重亲近您,您的幕府汇聚人才。历经三朝,您的才能和声望为帝王所赏识,您的文章如同奎章般珍贵。金台远远地映照着,让赤诚之心兴起,雄伟的宝殿长久地留存着您墨宝的香气。多么庆幸在山门前遇到这样的盛事,天南的草木都因此而被赋予荣光。

赏析

这首诗是释今无为感谢周公来到临海幢而作。诗中通过描绘云林景色的凉爽,表达了对周公到来的喜悦之情。接着,诗人称赞周公在百越地区受到尊亲,其幕府人才济济,且他的才望得到了三朝帝王的认可,其文章堪比帝王手笔。然后,诗中以金台丹心起、宝殿墨汁香来进一步烘托周公的魅力和影响力。最后,诗人表示能在山门前遇到这样的盛事是何等幸运,连天南的草木都因此沾光。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考究,通过对周公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一盛事的欢庆。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