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鉴大师住栖贤

本师畴昔幽栖地,杖拂亲承出庾关。 侧听道声喧法窟,共推骨相称奇山。 钁头有法提应俊,茅屋随时结岂难。 千七百人看满会,肯令庸质老南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畴昔:往昔,从前。(畴:chóu)
  • 庾关:古关名,在今江西省大余县南。
  • 法窟:指佛法所在之处。
  • 钁头:一种掘土工具,此指劳动工具,泛指修行的手段或方法。(钁:jué)

翻译

我的师父从前隐居的地方,他手持禅杖亲身走出庾关。侧耳倾听那道路上喧闹着的是佛法所在之地的声音,人们都推崇他的风骨能与这奇异的山峦相称。修行的方法若恰当,培养出的人才应是优秀的,随时搭建茅屋又有何难。一千七百人都来观看这盛大的法会,怎会让平庸之辈久居南蛮之地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石鉴大师去栖贤寺的作品。首联叙述了师父曾经的幽居之地以及他离开此地的情景。颔联通过描绘人们对师父的推崇,表现出师父的高尚品格和威望。颈联提到了正确的修行方法和在艰苦环境中保持坚定的信念。尾联则强调了法会的盛大,以及对人们能够得到提升和改变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石鉴大师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尊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修行和人生的一些思考。

释今沼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1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