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薇星: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紫薇星象征着帝星,这里借指徐浩然地位尊贵。
- 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南服指南方地区。(“畿”读作“jī”)
- 文种: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有才能,善于治理国家。
- 大农:古代官职名,主管国家财政经济。
- 茂先:指西晋文学家张华,字茂先,以才华出众著称。
-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这里可能泛指名山或仙境。
- 台莱:表示对他人的祝福,祝愿福祉绵延不断。
翻译
紫薇星在天空中更加闪耀,世间万物清新澄澈,晨烟渐渐消散。南方地区长久以来歌颂着如文种般的治理之能,国家财政经济方面原本就仰仗着如张华般的贤能之人。仙山中的诸位神仙慈悲仁爱长久存在,十年来僧人心中感念着(您的)德泽偏爱。最让人高兴的是在这喜庆之时您获得晋升爵位,祝福之声在藕花船上回荡。
赏析
这首诗是为徐浩然方伯祝寿而作,诗中通过描绘天象的美好和对徐浩然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敬仰。首联以紫薇星耀中天和万物澄新的景象,烘托出吉祥的氛围。颔联借文种和张华的典故,赞扬徐浩然的治理才能和贤德。颈联提到三山神仙的慈仁以及僧人对他德泽的感念,进一步强调他的仁德。尾联以流霞晋爵和台莱声满藕花船的美好画面,表达对他的祝贺。整首诗用典恰当,语言优美,意境祥和,充分体现了对寿主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 —— [ 明 ] 释今无
- 《 舟行 》 —— [ 明 ] 释今无
- 《 马潜庵宪副以折柬讯予参禅下手工夫及天堂地狱所以生起之因欲得二诗应命赋之参禅诗 》 —— [ 明 ] 释今无
- 《 甲寅九月杪予从江宁入句曲晤林明府仅人因得接黍谷钱中丞之欢同寓崇明寺畅谈捧腹已成三日夕之乐十月朔二鼓别归邻院而宿夜梦与中丞凭高俯视见有搅绵花者梦中幻境其花蒙茸如海风撼浪予谓中丞曰可共作搅绵花诗何如中丞诺之予遂先成二句曰却似白云生谷口还如泻水置平川及旦林紫君相过因与中丞同早饭王大席陈南浦俱在焉饭后相与步城头揽郭外秋色而凭高之意遂忆梦中因语中丞中丞索予续成欲和同游者各属一章即以此为相逢剪拂投赠之雅什也 》 —— [ 明 ] 释今无
- 《 送陈季长与其郎君归闽 》 —— [ 明 ] 释今无
- 《 雪 》 —— [ 明 ] 释今无
- 《 吴采臣粮宪约同入雷峰官舟先发 》 —— [ 明 ] 释今无
- 《 寿张致堂学宪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