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融谷重游丹霞赋赠

空山閒长石苔钱,两度因君扫径烟。 为爱林光寻宿雨,共看潭影话前年。 千峰鸟道攀云翼,一榻春灯对夜禅。 此会已同宗炳社,东林长待后来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閒(xián):同“闲”,安静。
  2. 苔钱:因苔藓形状圆润如钱,故称为苔钱。
  3. 宿雨:夜雨,经夜的雨水。
  4. 潭影:潭水中的倒影。
  5. 鸟道:只有鸟能飞越的险窄山路。
  6. :狭长而较矮的床,亦泛指床。
  7. 夜禅:夜间打坐参禅。
  8. 宗炳社:宗炳是南朝宋画家,他喜好游览山水,将所游之地画下来,挂在屋里,对之抚琴弹奏,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里的“宗炳社”指的是文人雅士相聚游赏的团体。

翻译

在寂静的山中,长久地闲置着布满苔藓如钱般的石头,我因为您的到来两次清扫小径上的烟尘。因为喜爱山林的风光,我们寻找着昨夜的雨迹,一起看着潭水中的倒影,谈论着前年的事情。在那千峰之上,只有鸟儿才能飞越的险窄山路上,我们奋力攀登;在这一张春灯照耀的矮床上,我们相对着进行夜间的参禅。这次的聚会已经如同宗炳那样的文人雅士的相聚,东林之地长久地等待着后来的缘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沈融谷重游丹霞的情景以及内心的感受。诗的首联通过“空山”“苔钱”“扫径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冷清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期待和重视。颔联写他们在山林中寻找夜雨的痕迹,看着潭水倒影,回忆过去,充满了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颈联描述了他们在艰险的山路上攀登,以及在春灯下参禅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尾联则将此次聚会与宗炳的文人雅集相媲美,表达了对这次相聚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缘分的期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将自然景色与友情、禅意相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释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东莞人。俗姓温。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闻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云。未几示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