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丹霞山

爱山不惜寻幽远,路绕洪崖翠色深。 隔坞听猿寒历历,带云看树昼森森。 饮溪两度探泉脉,寄影三时息石阴。 回首海螺峰顶月,何人同照住山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 (wù):地势周围高而中间凹的地方。
  •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 海螺峰:山名。

翻译

喜爱山景不吝惜去探寻幽僻遥远之地,路途围绕着丹霞山,山间翠色浓郁。在山坞中隔着距离听猿猴的啼叫声,清晰可闻,带着云雾观看树木,白天里也是一片繁密茂盛的景象。在溪边饮水,两次探寻泉脉,在三个时辰里将身影寄托在石头的阴凉处休息。回头看海螺峰顶的月亮,有谁能和我一样,怀着这颗住山之心,与这月光相映照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丹霞山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寻幽远”“翠色深”“寒历历”“昼森森”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丹霞山的幽深、翠绿、幽静和神秘,给人以美的感受。“饮溪”“探泉脉”“息石阴”等动作的描写,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对山水的深入体验。最后一句以海螺峰顶的月亮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坚定信念。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释今壁

今壁(?—一六九五),字仞千。东莞人。俗姓温。弱冠出世,习毗尼于鼎湖。闻天然禅师倡道雷峰,徒步归之。禅师一见知为法器,许以入室。清圣祖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元旦,与澹归禅师同日付嘱。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冬,分座海云。未几示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