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遗民:指改朝换代后仍然忠于前朝的人,也泛指沦陷区的人民。
- 丹山:传说中的山名,也常用来泛指仙境或风景优美的地方。
- 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门,比喻贫寒人家。
- 海螺岩:具体的地点,可能是一座山岩。
- 长老:对年高腊长和尚的尊称。
翻译
遗留下来的风俗文化及高雅情致依然存在,不知何时能够前往那如仙境般的丹山。石头铺成的小路曾经频繁地清扫,简陋的柴门竟然也不关闭。海螺岩那里月色宁静,年长的僧人眉毛胡须都已斑白。不辜负当年的心愿,从东林离开后又回来了。
赏析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遗民风雅”表达了对过去文化和风俗的珍视,“石径曾频扫,柴门竟不关”描绘出一个自然、随意的生活场景,体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海螺岩月静,长老须眉斑”则以宁静的景色和年长僧人的形象,增添了一份岁月的沧桑感。最后,“不负当年愿,东林去又还”表达了作者坚守初心,实现愿望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