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宁:岂,难道。
- 厌:厌恶,厌烦。
- 心空第:内心空灵、超脱的境界。
- 衲(nà):僧衣,代指僧人。
- 祇(zhǐ):同“只”,仅仅,只是。
翻译
原本就不存在任何事物,难道还用去厌恶繁华吗? 只要能够达到内心空灵的境界,又何妨那如镜中花般的虚幻景象呢。 东边的溪流上云朵仿佛静止不动,西边的山岭上太阳将要西斜。 破旧的僧衣终究没有什么补救作用,辛劳的人生也只能自己叹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超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本来无一物,宁用厌繁华”,体现了诗人对万物本空的理解,认为没有必要去厌恶繁华的世界,强调了一种超脱的心境。颔联“但得心空第,何妨镜里花”进一步阐述了只要内心达到空灵的境界,对于虚幻的景象也能泰然处之。颈联“东溪云入定,西岭日将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尾联“破衲终无补,劳生祇自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无奈和叹息,尽管穿着破旧的僧衣,却无法改变辛劳的人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