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俱胝(zhī):佛教中的词语,梵语为“koti”,意思是数量词,代表很多。
- 童子:在这里可能隐喻修行者或求佛问道之人。
- 司南:中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也指一种能辨别方向的能力或方法。
翻译
众多数量如同俱胝的一指朝着天龙笑,修行的人沿着道路前行没有阻碍。 拿起如同司南一样能指明方向的事物一转,就能够巧妙地像穿山透地般施展功夫。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诗中的“俱胝一指笑天龙”,可能表达了一种对某种高超境界或智慧的领悟,以一种看似简单的方式(一指)来面对复杂的对象(天龙),体现出一种简洁而有力的智慧。“童子循涂没路通”则描绘了修行者在求道的过程中,尽管道路看似艰难,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就能畅通无阻。“拈过司南针一转,穿山透地巧施工”强调了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方法的重要性,一旦掌握,就能如同穿山透地般巧妙地实现目标。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传达了在修行或追求真理的道路上,需要领悟智慧、遵循正道、找准方向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