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州峡同仞阇黎

频年瓶笠皆无定,一夜轻帆渡峡来。 峰势似窥江路尽,舟行始觉画屏开。 岩云夜度侵衣冷,猿狖声多入棹哀。 乞食栖栖任途路,暂同吟咏一徘徊。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仞阇黎(rèn shé lí):是对高僧的称呼。
  • (yòu):古书中说的一种猴。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翻译

多年来我像瓶子和斗笠一样居无定所,一夜之间乘着轻便的帆船渡过峡谷而来。 山峰的态势似乎在窥视着江路的尽头,船行之后才觉得如画卷般的美景像屏风一样展开。 夜间的山岩云雾飘来,侵透着衣裳让人感到寒冷,猿猴的叫声很多,传入船桨声中显得悲凉。 我为了乞食而忙碌奔波在路途上,暂且在这里一同吟咏一番,徘徊留恋。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渡过端州峡的情景和感受。首联表达了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此次夜行渡峡的经历。颔联通过对山峰和江景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在行程中的新发现和惊喜。颈联则从触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夜晚的寒冷和猿猴叫声的悲凉,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尾联表现了诗人即使在奔波乞食的途中,依然能以吟咏来排解忧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和对文学的热爱。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给人以深沉而独特的感受。

释今回

今回,字更涉。东莞人。侍郎王应华仲子,原名鸿暹,字方之。诸生。其父与天然禅师为法喜之交,回少闻道妙。清圣祖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在雷峰落发受具,执侍左右,随师住丹霞,寻升记室。一日过溪,褰裳就涉,至中流遇江水暴涨,漂没巉石之下。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