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郎腰:指南朝梁沈约之腰,后多以“沈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沈”读作“shěn” 。
- 彭篯(jiān):彭祖和篯铿的并称。传说中人物,其事多散见于诸子及《史记》诸书。篯,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 北岱:指泰山,又名岱宗。
- 西樵:山名,位于广东南海县西南。
- 灵桃:传说中的仙桃,三千年一结实。
- 玉笋:喻指美人的手指,这里用来形容竹笋的鲜嫩。
翻译
潘禹涛已经七十一岁了,他如那有着细瘦腰围的沈郎,而你又似彭祖篯铿,这两件事真是令人称奇。枕上听到的松涛声让人疑似身处泰山之北,堂前的山色仿佛融入了西樵山的美景之中。溪水边的云彩映照得灵桃成熟,悠闲地拄着竹杖围绕着鲜嫩的竹笋。近来在江对岸种下的莲花渐渐长大,真想划着小艇去邀请你一同观赏。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释今无为潘禹涛七十一岁而作。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和意象,来描绘潘禹涛的形象和他周围的环境。首联将潘禹涛与沈约和彭祖篯铿相比,表现出他的独特之处。颔联通过枕上松声和堂前山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颈联中灵桃成熟和竹杖闲围的场景,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尾联提到隔江莲渐大,欲撑小艇相招,表现出诗人对与潘禹涛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潘禹涛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