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晚风雪又作用前韵
玉龙飞天从万虬,下与白凤窥红楼。
天人剪水碧云霄,幻作万宝无人收。
晚来疾风振林谷,时复乱牛同一牟。
蒋生扁舟泊何处,纵有美酒还堪愁。
进之病骨近始苏,旅食岂为鱼羹留。
炉灰拨残红烛短,谁与再倾双玉舟。
一夫失所是予责,二气迭胜非人谋。
夜阑寒甚欲就枕,解带却愧狐重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龙:指传说中的神龙。
- 虬(qiú):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 白凤:白色的凤凰。
- 天人:泛指神仙。
- 牟(móu):牛叫声。
- 蒋生扁舟:这里指不知漂泊在何处的船只。
- 进之:人名。
- 旅食:客居,寄食。
- 二气:指阴阳二气。
翻译
神龙从万千小龙中飞起,向下与白色凤凰一起窥视着红楼。神仙裁剪的水在碧色云霄之间,变幻成为无数珍宝却无人收取。夜晚来临时急风振动山林山谷,时不时又像乱牛一同发出叫声。蒋生的扁舟停泊在何处,纵然有美酒还依然让人愁苦。进之的病体近来才刚刚恢复,客居在外岂是因为鱼羹而留下。炉中灰烬拨开残红的蜡烛变短,谁能和我再次倾尽那双侧玉酒杯。一个人失去居所是我的责任,阴阳二气交替占优势不是人力所能谋划。夜深了寒气太甚想要就寝,解开衣带却惭愧于那厚重的狐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风雪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诗中用“玉龙”“万虬”“白凤”等词语营造出奇幻的氛围,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急风振林谷、乱牛叫等描写生动地表现出风雪的强劲和嘈杂。诗中还包含了对友人病愈、漂泊以及人生境遇、自然变化等诸多思考,体现出一种无奈和责任感。整体意境宏大而又带有深沉的情感。从艺术手法上看,想象丰富,用词精妙,如“天人剪水”等,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