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百户从军普安州至潞渚卒时其子鲁从予游赋此吊之
拟作燕歌赠粤行,剑棱中断不成声。
一天冻雨红旗敛,万里炎烟碧草横。
假息忍看徵侧在,裹尸谁吊伏波营。
伤心最忆湖阴路,垂柳閒门几送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户: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元代相沿,设百户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而千户又隶属于万户,为世袭军职,受千户管辖。驻守各地者,设百户所,分隶于各千户所。
- 潞渚(lù zhǔ):地名,在今河北永年东南。
- 粤行:前往广东的行程。
- 剑棱(léng):剑的刃棱。
- 敛(liǎn):收起,收缩。
- 假息:苟延残喘。
- 徵侧(zhēng cè):东汉初年在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发动叛乱的女子,后被东汉军队平定。此处借指叛乱者。
- 伏波营:指将军的营地。伏波,指西汉名将路博德和东汉名将马援,他们都曾被封为伏波将军。
翻译
本想创作一首燕歌赠予你这前往广东的行程,然而剑刃中断,歌声也不成调。 一整天的寒雨让红旗收起,万里的炎热烟雾中碧草横生。 怎能容忍叛乱者的苟延残喘,可又有谁会到将军的营地凭吊这战死的将士呢? 最伤心的是回忆起湖阴路上的情景,那垂柳下的闲门不知迎来送往了多少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悼念许百户而作。首联通过“拟作燕歌”和“剑棱中断”,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歌声不成调,暗示了心情的沉重。颔联描绘了寒冷的雨和炎热的烟雾中苍凉的景象,烘托出悲伤的氛围。颈联表达了对叛乱未平的忧虑和对逝者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尾联则通过回忆湖阴路上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许百户的哀悼和对战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