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焕致槐栽十二本列植道南美而且巨不日成阴矣诗以谢之庚午正月望日

· 顾清
蜀江桤木三年大,魏国槐阴四海平。 先遣黄花劝秋驾,老夫还此听音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蜀江:指四川境内的长江河段。
  • 桤(qī)木:一种落叶乔木。
  • 魏国:此处指三国时期的曹魏。
  • 槐阴:槐树的树荫。
  • 秋驾:一种御马的技术,这里借指骏马。

翻译

四川江边上的桤木三年就能长大,魏国的槐树树荫能覆盖四海带来和平。先派遣盛开的黄花劝请骏马(实际指希望美好的事情能快速到来),我在此等待这些槐树快快长大成阴,好聆听那美妙的音声。

赏析

这首诗以蜀江的桤木和魏国的槐阴作比,表达了对槐树能够快速生长成荫的期望。诗中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桤木的快速生长和槐阴的广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和平的景象。诗人通过“先遣黄花劝秋驾”这样富有想象力的表达,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老夫还此听音声”,则表现出诗人对槐树成荫后美好景象的憧憬。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