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康侯还琼山

邻庵尚忆夜谈时,已识豪华气自奇。 为吏不须哀漂母,轻身原许学要离。 寒山有梦劳千日,客舍无愁畅万卮。 别去倘思吾道好,灯光还照碧琉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陆康侯:人名。
  • 琼山:地名,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 尚忆:还记得。
  • 豪华气自奇:有非凡的气概和气质。
  • 为吏:当官。
  • 哀漂母:此处用漂母的典故,表明不必为生活的困顿而悲哀。漂母,注音(piǎo mǔ),《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少时穷困,在淮水边钓鱼,有一漂絮的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为楚王,重报漂母。
  • 轻身原许学要离:愿意像要离那样舍弃自身(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要离,注音(yào lí),春秋时刺客,为吴王阖闾刺杀庆忌。
  • 万卮:很多酒。卮,注音(zhī),古代盛酒的器皿。
  • 吾道好:我的学说、主张是好的,这里可引申为对友人的一种祝福和期望,希望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 碧琉璃:此指灯,形容灯光的明亮和色彩的美丽。

翻译

还记得在邻庵夜谈的时候,那时就已看出你气质非凡。当官不必为生活困顿如韩信受漂母之恩而悲哀,愿你能如要离那般有舍身的精神。在寒冷的山中即便有梦也要努力许久,在客舍中没有忧愁尽情畅饮。分别之后倘若想起我的一番好意,那灯光还会如碧琉璃般明亮照着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陆康侯回琼山时所作。首联回忆过去与陆康侯夜谈的情景,突出其气质非凡,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颔联运用漂母和要离的典故,鼓励陆康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勇敢的精神,不必为困境所困扰,要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颈联则描述了人生的艰辛与欢乐,暗示陆康侯在未来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困难,但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分别后能够记住自己的话语,坚守信念,而那如碧琉璃般的灯光则象征着希望和美好,寓意着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简练,富有深意。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