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草:匆促,匆忙。
- 茫茫:形容悠远、模糊不清的样子。
- 城角:城墙的角落。
- 暮云:傍晚的云彩。
- 着地:接触地面。
-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 高兴:兴致,兴趣。
- 凌空:高升到天空或耸立空中。
- 相向:相对,面对面。
- 阅世:经历世事。
- 车尘:行车时扬起的尘土。
- 磬(qìng)声:寺院中诵经或敲击乐器时发出的声音。
-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翻译
在这匆匆的三年里,我们多次别离,两地相隔,那别离的愁绪却是相同的。城墙角落的傍晚云彩仿佛快要接触到地面,在这遥远的天边,心中的兴致忽然高高升起。多情的老友能够面对面相聚,经历世事之后所写的新诗自然也更容易精巧。此次分别时,行车扬起的尘土高达十丈,而寺院的磬声又在海门的东边被隔开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李定夫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以及与老友相聚又分别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三年草草别离中,两地茫茫别绪同”,通过“三年”“草草”“别离”“两地”“茫茫”“别绪”等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别离的频繁,以及两人在不同地方却有着相同的离愁别绪,奠定了全诗忧伤的基调。
“城角暮云堪着地,天涯高兴忽凌空”这两句,通过描绘城角的暮云似乎要着地的景象,以及在天涯之处兴致突然涌起的感受,形成一种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别的忧伤,又有对相聚的欣喜。
“多情老友能相向,阅世新诗自易工”则表达了诗人对与老友相聚的珍惜,认为经历世事之后所写的新诗会更加精巧,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两句“此别车尘飘十丈,磬声又隔海门东”,用“车尘飘十丈”形容分别的场景,表现出分别的不舍和悲伤,而“磬声又隔海门东”则以寺院的磬声被隔在海门东边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氛围,给人以悠远、凄凉之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