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刘敬吾

五岳之峰嵩岳高,乔松千树奏云涛。 月明少室清光满,风吹浑陆翠华劳。 刘君钟此奇伟气,诞生其下何雄豪。 少年走马气喷薄,手弯硬弩侵星角。 材敏自能筹国计,谊高到处恣行乐。 神鲲之背恒负风,灵苗种自楚王宫。 去年访我海边寺,笑声万古破洪濛。 护持此地兼护我,思惟方寸凌神工。 琉璃灯下金刚眼,心开字字皆能通。 已见莲花堪比玉,谁言宝地复生蓬。 从前祝者皆可量,此回通透无遮障。 玉海千年与子游,龙华树看金轮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嵩岳:嵩山的别称,五岳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读音:sōng)
  • 云涛:翻滚如波涛的云雾。
  • 少室: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
  • 浑陆:具体含义不明,可能是地名或特定的文学意象。
  • 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此处可能借指美好、华丽的景象。
  • 筹国计:筹划国家大计。
  • :放纵,无拘束。
  • 神鲲:古代神话中的大鱼,这里可能用来象征宏大、神奇的力量。
  • 洪濛:混沌未开的状态,也指宇宙形成前的迷蒙景象。
  • 思惟:思考,考虑。(“惟”读音:wéi )
  • 方寸:指心。
  • 凌神工:超越神奇的工艺,形容极其精妙。
  • 琉璃灯:用琉璃制作的灯。
  • 莲花:在佛教中,莲花常被视为神圣、纯洁的象征。
  • 玉海:比喻人富有才学。
  • 龙华树:佛教传说中的一种树,据说弥勒菩萨成道时,在龙华树下说法。

翻译

五岳之中的嵩山最为高大,千棵高大的松树像是在演奏着云涛之曲。 明月照耀下,少室山充满了清冷的光辉,风拂过浑陆,那华丽的景象也显得有些疲惫。 刘君拥有这般奇特雄伟的气概,诞生在这样的地方是多么的豪迈。 年少时骑马奔驰,气势汹涌,手中挽着硬弩,仿佛能够触及星辰的角落。 他才思敏捷,能够筹划国家大计,情义高尚,到处肆意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如同神鲲背负着风的力量,如同从楚国王宫中培育出的灵苗。 去年他来我海边的寺庙拜访,那笑声穿透万古,打破了混沌迷蒙。 他护持着此地也护持着我,他的思考之心精妙如神工。 在琉璃灯下,他有着金刚般的慧眼,心门打开,字字皆能领悟。 已经看到他如莲花般纯洁堪比美玉,谁说这宝贵之地又会生出蓬草呢。 从前的祝福之人都可以估量,而这次则是通透无比,没有任何阻碍。 愿与你在如富有才学的玉海般的世界中遨游千年,一同在龙华树下观看金轮升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刘敬吾祝寿而作,诗中对刘敬吾的气概、才能和品德进行了赞美。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嵩山的高大和松树的壮观,为下文赞美刘敬吾营造了宏伟的背景。接着,诗人描述了刘敬吾年少时的英勇和豪迈,以及他的才思敏捷和高尚情义。诗中还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意象,如神鲲、灵苗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蕴。后面提到刘敬吾的拜访以及他的智慧和纯洁,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宏大,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刘敬吾的赞美之情。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