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三月望日识奠三江舟中有作

· 顾清
多暇推南省,公来日纠纷。 执经辞断断,尊主意勤勤。 盐鼎虚黄阁,飙车已白云。 向来庭左辨,列柏想犹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 南省:唐代尚书省的别称,这里借指明代的中央机构。
  • 纠纷:这里指事务繁忙杂乱。
  • 执经:手持经书。这里指依据经典和事理办事。
  • 断断:忠实勤勉的样子。
  • 尊主:对君主的尊称。
  • 勤勤:恳切至诚。
  • 盐鼎:指国家的权力。
  • :使……空虚。
  • 黄阁:汉代丞相听事阁及三公官署厅门涂黄色,后用以指宰相官署。借指中央政权机构。
  • 飙车:御风而行的车。这里指快速离去的马车或车子,喻指离去迅速的人或事物。
  • 白云:象征着远离尘世、高远空灵的境界,此处指离去的人已无踪影。

翻译

在闲暇较多的时候提及南省之事,您在的日子里事务繁忙却有条不紊。依据经典办事忠实勤勉,君主的心意也是恳切至诚。国家的权力在中央政权机构中已显空虚,离去的车子如同白云般迅速消失不见。向来在庭堂左边辩论的情景,那排列的柏树仿佛还能听见当时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在甲申年三月十五日在三江舟中所作,诗中通过对过去在中央机构工作的回忆,表达了对某人离去后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怀念。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以往在南省的工作情况,强调了事务的繁忙和有条不紊。接下来的两句“执经辞断断,尊主意勤勤”,表现了办事的认真和君主的诚意。“盐鼎虚黄阁,飙车已白云”则暗示了某种权力的空虚和人员的迅速离去,带有一种失落感。最后两句“向来庭左辨,列柏想犹闻”,通过回忆过去在庭堂左边辩论的情景,以及那排列的柏树,进一步烘托出对往昔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