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琴士吴先生南归

· 龚诩
先生荦荦真奇士,瑩若冰壶贮秋水。 茫茫宇宙一閒身,南北东西任行止。 平生知己只桐君,出入与俱忘汝尔。 每逢佳境得幽趣,辄发长歌奏清徵。 南窥禹穴抵吴宫,洗尽少年筝笛耳。 先生所宝清如此,凡尘不受纤毫滓。 却视营营世路人,一生何殊负涂豕。 我从南园一见之,笑谈如在春风里。 金兰投分即弟兄,交亲何必生同里。 君今别我甬东去,湖海后期那可拟。 倘因云树寄相思,会向江头候双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荦荦(luò luò):卓越、特出。
  • (yíng):光洁透明。
  • 汝尔: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
  • 清徵(zhǐ):清澄的徵音。徵,古代五音之一。
  • 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绍兴之会稽山。
  • 吴宫:指春秋时期吴国的宫殿,在今江苏苏州。
  • (zǐ):渣子,沉淀物。
  • 营营:追求奔逐。
  • 负涂豕(shǐ):置身泥涂的猪。

翻译

吴先生真是出类拔萃的奇人,他的心地纯净,如盛着秋水的冰壶般光洁透明。 在这茫茫宇宙中,先生自在逍遥,任由自己的身心在南北东西间自由行走。 他平生的知己只有桐君,与桐君出入相随,亲密无间,不分彼此。 每遇到美好的景致而获得清幽的意趣,就会放声高歌,奏出清澄的徵音。 往南探寻禹穴,抵达吴宫,洗净了年少时沉浸于筝笛玩乐的耳朵。 先生所珍视的就是这样的清雅,凡尘的污浊丝毫不能沾染他。 回头看看那些为名利奔波的世人,一生和置身泥涂的猪有什么区别呢。 我在南园与先生一见,相谈甚欢,如同沐浴在春风里。 意气相投结交便如同兄弟,亲近的关系何必一定是同乡呢。 如今您要离开我前往甬东,今后在湖海间的相聚之期难以预计。 倘若您借着云和树寄托相思之情,我会在江边等待您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龚诩为送琴士吴先生南归而作。诗中对吴先生的品德和才情进行了赞美,将其比作纯净的冰壶,凸显其高洁的品性。描绘了他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景致的感悟和对音乐的热爱。同时,通过与那些追名逐利的世人为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吴先生的清雅脱俗。诗中还讲述了作者与吴先生的相遇和相知,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分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吴先生的敬重和对友情的珍视。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