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印上人所藏赵子昂杨廉夫二公墨迹卷
马鞍之山殊峭拔,秀丽苍然压吴浙。
暮霭朝岚耸画屏,古桧长松挺高节。
岂无超然出尘土,托迹幽深守孤洁。
林泉赖此增光辉,不负清风与明月。
吁嗟世变罹兵戈,一时盛事随消歇。
蒿莱满眼锁寒烟,牛羊就牧狐狸穴。
见山有院人不知,一记惟存赵松雪。
孟张属和久寂寥,脍炙幸闻仙伯铁。
二公自是文场豪,墨妙词锋总奇绝。
月潭何处得此卷,宝爱深逾古环玦。
老夫为尔赋长歌,待补山中名胜缺。
只疑二老冥冥中,抚掌相看笑粗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峭拔(qiào bá):形容山势高而陡。
- 岚(lán):山里的雾气。
- 托迹:指寄托自己的行迹,寄托身心。
- 罹(lí):遭受苦难或不幸。
- 蒿莱(hāo lái):杂草,野草。
- 属和(zhǔ hè):跟着别人唱和。
- 脍炙(kuài zhì):原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
- 玦(jué):古时佩带的玉器,半环形,有缺口。
翻译
马鞍山山势特别高峻陡峭,景色秀丽,青苍的山色压制着吴地和浙地。 傍晚的雾气和早晨的山岚像高耸的画屏,古老的桧树和高大的松树挺立着,有高洁的气节。 难道没有超凡脱俗、脱离尘世,将自己的行迹寄托在这幽深之地,坚守孤独纯洁的人吗? 山林泉石也凭借他们增添了光辉,不辜负清风与明月。 唉,可叹世事变化,遭受战乱,一时的盛事随之消逝。 野草遍地,寒烟笼罩,牛羊在这里放牧,狐狸在洞穴出没。 看到山上有座寺院却不为人知,只有一处记载着赵松雪(赵子昂)。 孟郊、张籍那样的唱和之作久已寂寥,庆幸听闻如仙人般的杨廉夫(铁崖)的诗作受到众人称赞。 赵子昂和杨廉夫二人本就是文坛豪杰,他们的笔墨精妙,词锋总是奇特绝妙。 月潭从何处得到这卷墨迹,对它的珍爱超过了古代的环形玉佩。 我为这件事写一首长歌,希望能弥补山中名胜的缺失。 只怀疑这两位老人在冥冥之中,抚掌相看,笑话我的诗粗拙。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马鞍山的秀丽景色开篇,展现了其峭拔的山势和苍然的美景,以及山上的古桧长松所体现的高洁气节。接着,诗人感叹世事变迁,战乱使得盛事消歇,昔日的繁荣不再,充满了沧桑之感。诗中提到赵子昂和杨廉夫的墨迹,称赞他们是文坛豪杰,笔墨精妙,词锋奇绝,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对这卷墨迹的珍视。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为这件事写长歌,希望能为山中的名胜增添一份色彩,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的诗或许不够好,担心会被两位古人笑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将山水之美、历史之叹、文人之敬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