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子文
昔年倚棹清江浦,两岸丁丁沸斤斧。
漕舟岁计动逾万,此地寻常当七五。
年深法久人情玩,弊孔纷纷劳葺补。
君今捧檄向淮壖,正是青云初著鞭。
相逢数语尽肯綮,平生经济岂徒然。
唐家善漕称刘晏,第一造舟推庙算。
纲条宽衍物力纾,费止一时人永便。
今人何必非古人,今代文襄晏后身。
连云大厦须营构,试手江边聊看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zhào):船桨,这里指划船。
- 丁丁(zhēng zhēng):伐木声。
- 斤斧:斧头。
- 玩:忽视,不重视。
- 弊孔:弊病,漏洞。
- 葺(qì)补:修理,修补。
- 檄(xí):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 淮壖(ruán):淮河沿岸的地区。
- 肯綮(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关键要害之处。
- 刘晏:唐代著名经济改革家、理财家,曾对漕运进行了改革。
- 纾(shū):缓解,宽裕。
- 文襄:据文意,此处可能指有杰出才能的人。
翻译
过去我在清江浦划船,两岸传来丁丁的伐木声。漕运的船只每年运输量超过万艘,此地通常承担其中的七成五。时间久了法令也被人们忽视,出现的众多弊病漏洞需要费力修补。如今你奉檄文前往淮河沿岸,正是刚刚踏上追求高远目标的道路。我们相逢交谈几句都能切中关键要害,可见你平生的经世济民之能并非徒然。唐代善于漕运的要数刘晏,他首要的举措是推动朝廷筹划造船之事。政策宽松使物力得到缓解,花费只在一时但给人们带来长久的便利。如今的人何必不如古人呢,现今的你就是刘晏那样的后人。高大如连云的大厦需要营造构建,在江边试试看手,我且看你的作为了。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过去清江浦的漕运情况为引,表达了对时事的看法和对陈子文的期望。诗中提到过去漕运存在的问题以及唐代刘晏的成功经验,借此鼓励陈子文能够在当下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像刘晏一样解决问题,做出功绩。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同时蕴含着对陈子文的殷切期望,意境深沉,寓意丰富。语言上,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