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中秋无月

· 顾清
一年好景三秋半,把酒还思玉宇寒。 细雨不堪论旧约,痴云空自恼清欢。 江头几处凭阑望,天上何人倒影看。 拟续新声歌水调,长虹终夜绕豪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玉宇:传说中神仙住的华丽宫殿,这里指天空。(“宇”读音:yǔ)
  • 旧约:原先的约定,这里指中秋赏月的约定。
  • 痴云:停滞不动的云。(“痴”读音:chī)
  • 清欢:清雅恬适之乐。
  • 水调:词牌名。

翻译

一年中美好的景色到了深秋已过去了一半,举起酒杯饮酒时还是会想到天空的清冷。细雨绵绵,让人无法谈论原先中秋赏月的约定,停滞不动的云彩徒然地搅扰着清雅恬适的欢乐。在江头有几处靠着栏杆远望,不知天上有谁在看着水中的倒影。打算续写新的词曲来唱《水调歌头》,那如长虹般的文思整夜萦绕在豪迈的笔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无月的情景,以及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下的所思所感。首联通过“一年好景三秋半”点明时间,“把酒还思玉宇寒”则表达了诗人在饮酒时对天空的清冷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中秋无月的遗憾。颔联“细雨不堪论旧约,痴云空自恼清欢”,进一步强调了因为细雨和痴云,使得赏月的约定无法实现,欢乐也被破坏,营造出一种失落的氛围。颈联“江头几处凭阑望,天上何人倒影看”,写出了人们在江边盼望月亮出现,以及对天空中景象的想象,透露出一丝期待和迷茫。尾联“拟续新声歌水调,长虹终夜绕豪端”,表现了诗人想要创作新的词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文思如长虹般涌现,展现了诗人的豪迈和才华。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表达,传达出了中秋无月的遗憾和诗人的复杂情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