篻竹坡

千株拂石碧岩西,一路晴阴信杖藜。 柳浪半乾清籁发,蕉衣碎剪绿天齐。 閒僧问影月初上,归鸟寻枝雪后低。 莫到空林求口实,从来不受凤凰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篻(piǎo):一种细竹。
  • 籁(lài):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 杖藜(zhàng lí):拐杖。

翻译

在碧岩西边有千株细竹,沿着一路阴晴拄着拐杖前行。 柳浪半干时清妙的声音发出,把芭蕉叶细碎剪开像绿色的天空一般整齐。 悠闲的僧人询问月影刚升上天空,归来的鸟儿寻找树枝在雪后低飞。 不要到空旷的树林中寻求食物,这里从来不会有凤凰栖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篻竹坡的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首联通过“千株拂石碧岩西”描绘出篻竹的茂盛与所处环境,“一路晴阴信杖藜”则表现出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漫步的情景。颔联中“柳浪半干清籁发”写出了风吹柳林发出的声音,富有听觉美感,“蕉衣碎剪绿天齐”则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芭蕉叶的形态和颜色。颈联通过写僧人与归鸟,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幽。尾联“莫到空林求口实,从来不受凤凰栖”,则蕴含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味,也许是在表达这片竹林的纯净与独特,不被世俗所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受。

释今辩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