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鸿居士偕诸护法入山游兴既倍群贤留题复迈前哲小作志喜

岭表无山水,丹峰尚可游。 百重环锦嶂,千仞起蜃楼。 话月松苔古,披云鸟道幽。 贤豪饶逸韵,登眺自优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岭表(lǐng biǎo):即岭南,指中国在五岭之南的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
  • 锦嶂:形容山峦如锦绣般的屏障。
  • 蜃楼:古人谓蜃气变幻成的楼阁,这里指耸立的山峰如同虚幻的蜃楼般壮观。
  • 贤豪:指贤明豪迈之人。

翻译

在岭南地区或许没有特别出名的山水,但丹峰还是值得一游的。重重山峦环绕如锦绣屏障,座座山峰高耸好似虚幻的蜃楼。在古松青苔旁谈论明月,拨开云雾沿着幽静的山间小道前行。贤明豪迈之人充满逸致情韵,登山远眺内心悠然自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丹峰的美景以及人们在山中游玩的情景。诗的首联点明地点为岭南,虽言此地山水或许不那么闻名,但丹峰仍有其独特的魅力。颔联通过“百重环锦嶂,千仞起蜃楼”的描写,展现出山峰的层叠环绕和高耸壮观,给人以雄伟的视觉感受。颈联“话月松苔古,披云鸟道幽”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人们在古松青苔旁赏月谈天,沿着云雾中的小道漫步,充满了诗意。尾联“贤豪饶逸韵,登眺自优悠”体现了贤明豪迈之人在这美景中的悠然自得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情境的喜爱和赞美。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将丹峰的景色与人们的游兴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释今辩

今辩(一六三八—一六九七),字乐说。番禺人。俗姓麦。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雷峰受具,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主海云、海幢两山。三十六年(一六九七)示寂长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