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夙挹 (sù yì):长久以来一直钦佩。
- 风流:指文采风流,才华横溢。
- 折巾:古代士人戴的巾帽,这里比喻士人的身份或行为。
- 山人:隐居山林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出门有碍:指出门在外遇到困难。
- 学道无成:指学习道理或修行未能成功。
- 累身:使自己受到牵连或负担。
- 筋力日衰:身体力量日渐衰弱。
- 蹈险:冒险。
- 风霜夜寂:形容夜晚的孤独和凄凉。
- 伤神:精神上受到伤害。
- 拂衣:拂袖而去,指隐退。
- 江湖意:指隐居江湖的愿望。
- 补衮:指补救国家的过失,比喻辅佐君王。
- 社稷臣:指忠于国家的大臣。
翻译
长久以来我一直钦佩那些文采风流的人,如今低头自愧不如山中的隐士。出门在外总是遇到困难,这让我怀念古代;学习道理却未能成功,这使我感到自己受到了牵连。我的身体力量日渐衰弱,却仍要冒险前行;夜晚的风霜和孤寂更是让我的精神受到伤害。我拂袖而去,未能实现隐居江湖的愿望,最终还是感到惭愧,因为我未能成为辅佐国家的忠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夙挹风流效折巾”展现了作者对文采风流的向往,而“低头此日愧山人”则反映了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通过“出门有碍应怀古”和“学道无成合累身”,作者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和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诗的最后,作者虽然渴望隐退江湖,但内心深处仍怀有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赵完璧的其他作品
- 《 高玉翁左史见枉用韵赋简五首 》 —— [ 明 ] 赵完璧
- 《 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十四首 》 —— [ 明 ] 赵完璧
- 《 和穆少春后赐诗扇二首 》 —— [ 明 ] 赵完璧
- 《 八龙济美行赠刘春台太守 》 —— [ 明 ] 赵完璧
- 《 金井 》 —— [ 明 ] 赵完璧
- 《 代高时斋节推贺平渡李两山太守八帙有三二十韵 》 —— [ 明 ] 赵完璧
- 《 癸酉夏日赴西庄 》 —— [ 明 ] 赵完璧
- 《 有感 》 —— [ 明 ] 赵完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