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下道士携琴图

· 刘基
道士抱琴松下行,松风入耳清凉生。 石梁苔滑不可上,潭水泠泠学琴响。 琴有意兮水无心,水中有龙能听琴。 琴声凄断水流咽,月满空山落松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松风:松林中的风。
  • 石梁:石头铺成的桥梁。
  • 苔滑:苔藓覆盖而滑。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声清脆。
  • 凄断:凄凉而断续。
  • :形容水声低沉。

翻译

道士抱着琴在松树下行走,松林中的风声传入耳中,带来阵阵清凉。石头铺成的桥梁上苔藓覆盖,十分滑,难以攀登。潭水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在模仿琴声。琴声中蕴含着情感,而水流却无心,但水中似乎有龙在聆听这琴声。琴声凄凉而断续,水流声也变得低沉,月亮照满了空旷的山谷,松树上的雪落下,景象凄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道士在松树下弹琴的场景,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反应,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诗中“松风入耳清凉生”一句,既表达了松林中风的清凉,也隐喻了琴声的清新脱俗。后文通过“石梁苔滑”、“潭水泠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增强了琴声的感染力。最后“琴声凄断水流咽,月满空山落松雪”则通过对比琴声与自然声音,以及月光与松雪的静谧,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