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闽关

· 刘基
天上丝纶启玉封,欢声雷动八州同。 闽江渺渺通炎海,添作恩波到日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丝纶:古代指皇帝的诏书。
  • 玉封:指皇帝的诏书。
  • 欢声雷动:形容欢呼声如雷鸣般响亮。
  • 八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八州即指除京城外的其他地区。
  • 闽江:福建省的主要河流。
  • 炎海:指南方炎热之地。
  • 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
  • 日东:指东方,这里可能指日本或更远的东方地区。

翻译

皇帝的诏书如同天上的丝线一般开启,带来了好消息,整个国家(除京城外)都响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闽江虽然遥远,却能通向南方的炎热之地,皇帝的恩泽如同江水一样,流到了遥远的东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诏书带来的喜悦和恩泽的广泛传播。诗中“天上丝纶启玉封”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诏书的神圣和重要性,而“欢声雷动八州同”则生动地描绘了全国人民对这一消息的欢欣鼓舞。后两句通过闽江与炎海的联系,以及恩波到达日东的意象,展现了皇帝恩泽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仁政的赞颂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