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十一首

· 刘基
浮萍不依山,女萝不移根。 草木非有心,天道更何言。 如何三春子,磬折随凉温。 朝乘晋主车,暮集韩魏门。 巧笑发容辉,驰骋矜愚昏。 谁见陶彭泽,叶麻满田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上,没有固定的根。
  • 女萝:一种蔓生植物,依附于其他植物生长,没有自己的根。
  • 天道:自然法则,天命。
  • 三春子:指春天出生的孩子,这里比喻那些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立场的人。
  • 磬折:形容人弯腰鞠躬,表示恭敬或顺从。
  • 凉温:指环境的变化,比喻世态炎凉。
  • 晋主:晋国的君主,这里泛指有权势的人。
  • 韩魏门:指韩国和魏国的权贵之家,比喻权势场所。
  • 巧笑:讨好人的笑容。
  • 发容辉:形容人因讨好他人而显得光彩照人。
  • 驰骋:原指骑马奔跑,这里比喻活跃于权贵之间。
  • 矜愚昏:自夸愚昧无知,实则指那些表面上装傻,实际上精于算计的人。
  • 陶彭泽: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而得名。
  • 叶麻:指种植的麻,这里比喻陶渊明归隐田园,自食其力的生活。

翻译

浮萍无法依附于山石,女萝没有自己的根系。 草木本无心,自然法则又何须多言。 为何那些春天出生的孩子,总是弯腰鞠躬,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早晨还在晋国君主的车上,傍晚就聚集在韩魏的权贵门前。 他们用巧妙的笑容讨好他人,显得光彩照人,活跃于权贵之间,自夸愚昧无知。 有谁见过像陶渊明那样的人,他在田园中种植麻,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浮萍、女萝等自然界植物的描绘,隐喻了那些没有坚定立场、随波逐流的人。诗中“三春子”形象地描绘了这类人在权势面前的卑微与顺从,而“巧笑发容辉”则讽刺了他们为了迎合权贵而表现出的虚伪。最后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本心、远离世俗纷扰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