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十一首

· 刘基
我有绿绮琴,其材出空桑。 金徽映玉轸,音韵锵琳琅。 上弦感薰风,下弦来凤皇。 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 愿持献重华,路阻川无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绮琴:一种名贵的古琴。
  • 空桑:古代地名,传说中产良材的地方。
  • 金徽:琴上的金质徽记,用以标记音位。
  • 玉轸:琴的玉制弦柱。
  • 音韵锵琳琅:形容琴声清脆悦耳。
  • 薰风:和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凤皇:即凤凰,传说中的神鸟。
  • 世耳:世俗的耳朵,指普通人。
  • 子期:古代著名的琴师,传说中的知音。
  • 重华:指舜帝,传说中的贤君。
  • 川无梁:河流上没有桥梁,比喻道路阻隔。

翻译

我拥有一把珍贵的绿绮琴,它的材质出自传说中的空桑之地。琴上镶嵌着金质的徽记,玉制的弦柱,奏出的音韵清脆悦耳,如同琳琅之声。当琴弦感受到初夏的和风,下弦仿佛引来凤凰的降临。然而,这美妙的琴声世俗之人不愿聆听,因为知音子期已经不在人世。我愿意将这琴声献给贤明的舜帝,但道路阻隔,河流上没有桥梁可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把珍贵的绿绮琴及其美妙的音韵,表达了作者对知音难寻的感慨和对贤君的向往。诗中,“绿绮琴”象征着高雅的艺术,而“子期今则亡”则道出了知音难寻的哀愁。末句“愿持献重华,路阻川无梁”则抒发了作者对理想君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