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司寇大庾刘公出示郑少谷所书李空同何大复诗同赋

郑老忧时士,李何晞古心。 斯人不可作,吾党只沾襟。 白雪寡和曲,朱弦三叹音。 抚卷怜余晚,千秋遗恨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司寇: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刑部侍郎。
  • 大庾:地名,今江西省大余县。
  • 刘公:指刘姓的官员。
  • 郑少谷:人名,可能是书法家或文人。
  • 李空同:人名,可能是诗人或文人。
  • 何大复:人名,可能是诗人或文人。
  • 晞古心:向往古代的心志。
  • 吾党:我们这一群人。
  • 沾襟:泪水沾湿衣襟,形容悲伤。
  • 白雪寡和曲:高雅的曲子很少有人能和,比喻高超的艺术或思想难以被广泛理解和欣赏。
  • 朱弦三叹音:红色的琴弦发出令人叹息的音乐,形容音乐的哀怨动人。
  • 抚卷:抚摸书卷,指阅读或怀念。
  • 千秋遗恨:长久的遗憾。

翻译

少司寇大庾的刘公向我展示了郑少谷所书写的李空同和何大复的诗作。我心生感慨,写下这首诗。

郑老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李空同和何大复则怀有向往古代的心志。这些杰出的人物已经不在,我们这一群人只能泪湿衣襟。

他们的高雅之作如同白雪般寡和,朱弦所奏出的音乐令人三叹。我抚摸着这些书卷,感叹自己生得太晚,无法与他们相遇,心中充满了长久的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和对他们逝去的遗憾。诗中,“郑老忧时士,李何晞古心”描绘了这些文人的高尚品质和追求,而“斯人不可作,吾党只沾襟”则抒发了对他们的怀念和哀思。通过“白雪寡和曲,朱弦三叹音”的比喻,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文人的作品和思想的高远与深邃,以及它们在当代的孤独和难以被理解。最后,“抚卷怜余晚,千秋遗恨深”则深刻表达了对未能与这些文人同时代的遗憾和对他们文化遗产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的无限敬仰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