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粤诗卷二七七夏日江村闲游二首

南陆当炎日,西淋近水乡。 葡萄沾雨熟,菡萏出波长。 溪引观鱼槛,池开射鸭堂。 兰桡自来往,何必下潇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陆:指南方。
  • 炎日:炎热的太阳。
  • 西淋:西边的雨水。
  • 水乡:多河流、湖泊的地方。
  • 葡萄:一种水果,此处指葡萄树。
  • 沾雨:被雨水滋润。
  • :成熟。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别称。
  • 出波:从水面露出。
  • :生长。
  • 溪引:溪水引导。
  • 观鱼槛:观赏鱼的水边栏杆或平台。
  • 射鸭堂:古代一种游戏场所,用箭射水中的鸭子。
  • 兰桡(lán ráo):用兰木制成的船桨,此处指小船。
  • 自来往:自由地来来往往。
  • 潇湘:指湖南省的潇水和湘水,此处泛指南方水乡。

翻译

在南方炎热的夏日,西边的雨水临近水乡。 葡萄树被雨水滋润后成熟,荷花从水面露出,生长得更加茂盛。 溪水引导着观赏鱼的水边栏杆,池塘开辟了射鸭的游戏场所。 乘坐着兰木制成的小船自由地来来往往,何必非要下到潇湘去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江村的宁静与美丽,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水乡的生机与和谐。诗中“葡萄沾雨熟,菡萏出波长”生动地表现了夏日雨后的丰收与生机,而“兰桡自来往,何必下潇湘”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景致的满足与惬意,无需远行,眼前的美景已足够令人陶醉。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