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殿卿悼亡二首

苔闺日以积,尘案日以深。 纨素委不御,四邻响哀砧。 抚襟悼非一,梦床不可寻。 昔欢向徂隔,兹恨何萧椮。 树萱非销忧,遗佩犹同心。 潘生洛涘年,哀泪谁能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苔闺:长满青苔的闺房,指久未人居的房间。
  • 尘案:积满灰尘的桌子。
  • 纨素:细绢,这里指华美的衣物。
  • 哀砧:敲打砧板的声音,常用来形容哀伤之情。
  • (cú):过去,逝去。
  • 萧椮:形容树木稀疏,这里比喻心情的凄凉。
  • 树萱:种植萱草,古人认为萱草可以忘忧。
  • 遗佩:留下的佩饰,比喻留下的情感。
  • 潘生:指潘岳,西晋文学家,以悼亡诗著名。
  • 洛涘:洛水之滨,潘岳的故乡。

翻译

闺房中日复一日地积满了青苔,桌子上灰尘越积越厚。华美的衣物被丢弃一旁,四周回响着哀伤的砧板声。抚摸着衣襟,心中的哀痛不止一处,梦中的床榻却再也寻觅不到。昔日的欢乐已随时间逝去,现在的遗憾和凄凉何其深重。种植萱草并非为了消除忧愁,留下的佩饰依然与心相连。潘岳在洛水之滨的年纪,他的哀泪谁能阻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久未人居的闺房,积满灰尘的桌子,以及被丢弃的华美衣物,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诗中运用了“苔闺”、“尘案”等意象,以及“哀砧”、“萧椮”等词语,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最后提到潘岳的哀泪,更是将个人的哀伤与历史上的哀伤相联系,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凄凉,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欢乐的深深怀念和对当前遗憾的无奈感慨。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