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吴兴潘公治河功成恩授诰命

司水今尊总宪权,负薪楗竹向风烟。 劳多禹绩随山日,恩似尧封锡壤年。 飞挽军储盈百万,河渠奏牍纪三千。 召归正协台衡望,虎拜行瞻衮冕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御史大夫: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监察和司法。
  • 吴兴: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
  • 潘公:指潘季驯,明代著名水利专家。
  • 总宪权:指掌握最高司法权。
  • 负薪楗竹:指背负薪柴,用竹子堵塞洪水,比喻辛勤治水。
  • 禹绩:指大禹治水的功绩。
  • 尧封:指尧帝的封赏。
  • 锡壤:赐予土地。
  • 飞挽军储:指迅速运送军粮。
  • 河渠奏牍:指关于河渠的奏章和文书。
  • 台衡:指朝廷中的重要职位。
  • 虎拜:古代臣子朝见皇帝时的礼节。
  • 衮冕: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和礼帽。

翻译

今天的水利官员潘公,掌握着最高的司法权力,他在风烟中辛勤地治水,就像古代的大禹一样。他的功劳随着治水的时间而增加,皇帝的恩赐也像尧帝一样赐予他土地。他迅速运送了百万军粮,关于河渠的奏章和文书记录了三千条。他被召回朝廷,符合了朝廷对他的期望,他在皇帝面前行礼,穿着华丽的礼服。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的治水功绩和受到的恩宠。诗中通过对比古代大禹和尧帝的功绩,突出了潘公的贡献和地位。同时,诗中也描绘了潘公在治水过程中的辛勤和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展现了他的荣耀和尊敬。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是对潘公治水功绩的高度赞扬。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