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舟人吹笛图

去年遭水潦,今年复旱暵。米价抵珍珠,薪刍贵如炭。 壮夫饥饿尽成鬼,水上漂流不可算。舟行此经过,伤心忍回首。 沿江人家拆屋卖,拆去大间存小半。且图苟延今日命,肯顾明朝与来旦。 夫弃妻兮母弃子,兄弟谁能不分散。幸我民性良,宁死敢思乱。 皆赖朝廷福,使我如堵安。笛中吹出总民情,笛里凄凉眼尽经。 一曲未终双泪落,使君酒醒好来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潦(lǎo):水灾。
  • 旱暵(hàn):旱灾。
  • 薪刍:柴草。
  • 堵安:安定如堵,比喻社会秩序稳定。

翻译

去年遭遇了水灾,今年又逢旱灾。米价贵得像珍珠,柴草贵得像炭。 壮年人因饥饿而死,尸体漂流在江上无法计数。我乘舟经过这里,心中悲痛难以回首。 沿江的人家拆屋卖木,拆得只剩下小半间。只为勉强维持今天的生命,哪还顾得上明天和后天。 丈夫抛弃妻子,母亲抛弃孩子,兄弟之间谁能不分离。 幸好我们民众性格善良,宁愿死也不敢思乱。 全靠朝廷的福祉,使我们如堵般安定。 笛声中吹出的是民众的情感,笛声中的凄凉我已看尽。 一曲未完,双泪已落,使君酒醒后请来听一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时期民众在水灾和旱灾双重打击下的悲惨生活。诗中通过对比米价和柴草的昂贵,以及壮年人的死亡和家庭的破裂,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诗人以舟行者的视角,表达了对民众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稳定的期盼。最后,通过笛声传达民情,寄托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听到民众的哀声,采取措施改善民生。

郑文康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2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