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九日无菊诗

· 刘基
篱菊无花冷夕阳,西风空送雁还乡。 巳妨少昊颁时令,更阻渊明泛酒觞。 生意循环深自识,年华逝水去谁伤。 愁来最爱霜中叶,满眼殷红间浅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字顺序作诗。
  • 石末公: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无花:没有开花。
  • 少昊: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掌管秋天。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爱菊著称。
  • 泛酒觞:指举行酒宴,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
  • 生意:生命的活力。
  • 循环:指自然界万物生长、衰败、再生的过程。
  • 逝水:比喻时间流逝如流水。
  • 殷红:深红色。

翻译

篱笆旁的菊花没有开花,夕阳显得格外冷清,西风中,大雁正飞回故乡。 我担心这秋风会妨碍少昊颁布秋天的时令,更因无法像陶渊明那样举行酒宴而感到遗憾。 我深知生命的活力是循环不息的,但年华如流水般逝去,又有谁不会感到悲伤呢? 忧愁中,我最爱那霜打过的红叶,满眼都是深红与浅黄交织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篱笆旁无花的菊花和冷清的夕阳,以及西风中归乡的大雁,营造出一种秋日的萧瑟氛围。诗中,“少昊”和“渊明”的提及,增添了文化底蕴和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循环和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与感慨,而结尾的“霜中叶”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