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丙申岁:指丙申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确定。
- 还乡:回到故乡。
- 依时发:按照时节开放。
- 异县:指外地。
- 荷锸:扛着锄头。
- 丛棘:丛生的荆棘。
- 随方:随意,按照情况。
- 薰风:和风,指温暖的东南风。
- 暄暖:温暖。
- 实离离:果实累累的样子。
翻译
丙申年十月,我回到故乡,写下了七首诗。故乡的梅花按照时节开放,我从外地归来,见到这景象却感到悲伤。花儿自从分别以来难以独自开放,而我如今老去,又能去哪里呢?虽然不能扛着锄头除去丛生的荆棘,但至少可以随意地搭建短篱笆。等待温暖的东南风吹来,那时在树枝间就能看到累累的果实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故园梅蕊依时发”与“异县归人见却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哀愁。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憧憬。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