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行

· 刘基
??鸣雁鸣达旦,举翼相连拂云汉。 平原漠漠生野烟,雁飞只向江南天。 江南十月多禾黍,一半轮官半供汝。 明年二月归养雏,雏成又望江南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íng míng):形容鸟鸣声。
  • 拂云汉:触及云霄,形容飞得高。
  • 漠漠:形容平原广阔无边的样子。
  • 野烟:田野上升起的烟雾。
  • 禾黍:泛指庄稼。
  • 轮官:指粮食被官方征收。
  • 供汝:供给你们(指雁)。
  • 归养雏:回去喂养小雁。

翻译

鸣雁的叫声从夜晚持续到天明,它们展翅高飞,相互连接,触及云霄。广阔的平原上升起了田野的烟雾,雁群只向着江南的天空飞去。江南的十月,庄稼丰收,一半的粮食被官方征收,另一半则供给你们这些雁群。到了明年二月,你们将回到北方喂养小雁,等到小雁长大,你们又望向江南,准备再次迁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鸣雁迁徙的景象,通过鸣雁的叫声、飞翔和迁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循环。诗中“??鸣雁鸣达旦”一句,以声音开篇,生动地传达了鸣雁的叫声,营造出一种清晨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平原、野烟、禾黍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进一步以视觉形象丰富了诗的意境。最后,诗人通过对雁群迁徙习性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赞美。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