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

· 刘基
断梗枯茎付野蒿,冷风凉雨剥征袍。 羲和只在嵎夷宿,自是金乌未发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
  • 嵎夷:古代地名,传说中日出的地方。
  • 金乌:古代神话中的三足乌鸦,代表太阳。

翻译

断掉的梗和枯萎的茎叶散落在野蒿之中,冷风和凉雨侵蚀着我的战袍。 羲和这位驾驭日车的神只在嵎夷之地休息,这是因为太阳还未完全升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断梗枯茎、冷风凉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孤寂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羲和”与“嵎夷”是古代神话中的元素,羲和作为日车的驾驭者,在嵎夷休息,暗示了时间的早晚。末句“自是金乌未发毛”以金乌未完全升起比喻某种状态或时机尚未成熟,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自然景象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