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皇甫秀才幽居

· 刘基
玄晏先生一草庐,万竿脩竹五事书。 日高无客来惊梦,自谓公侯总不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晏:指深沉安静。
  • 脩竹:长长的竹子。
  • 五事书:指五种书籍,具体内容未详。
  • 日高:太阳升得很高,指时间已晚。
  • 公侯:古代的贵族爵位,这里泛指权贵。

翻译

在苕溪边,有一位秀才的幽静居所,那里有一间简朴的草庐。四周环绕着万竿长长的竹子,屋内摆放着五种书籍。太阳已经升得很高,却没有客人来打扰他的梦境,他自认为这种宁静的生活,即使是权贵公侯也无法比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秀才的宁静生活,通过“玄晏先生”、“万竿脩竹”和“五事书”等意象,展现了主人公远离尘嚣、专心学问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日高无客来惊梦”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宁静生活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权势的不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的淡漠。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