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竹图

· 刘基
雪压江边脩竹林,沅湘晚色起愁阴。 川光荡漾空清阔,山气玲珑太白深。 未得稍云邀凤宿,可能映水学龙吟。 无人谷里吹春律,直节虚中恐不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脩竹:修长的竹子。
  • 沅湘:指湖南的沅江和湘江,这里泛指湖南地区。
  • 玲珑:形容山气清新透彻。
  • 太白:指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太白星一般。
  • 稍云:指云彩稀疏,这里比喻竹子高耸入云。
  • 凤宿:凤凰栖息,比喻高洁之地。
  • 龙吟:龙的声音,比喻竹子的声音。
  • 春律:春天的音律,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 直节:指竹子的直挺和节操。
  • 虚中:指竹子的空心。

翻译

雪压在江边的修长竹林上,湖南傍晚的景色引起了忧愁的阴霾。水面波光荡漾,显得空旷而清澈,山中的气息清新透彻,山峰高耸如太白星。竹子未能高耸入云吸引凤凰栖息,也许能在水中映出学龙吟的声音。在无人的山谷里吹拂着春天的气息,竹子的直挺和空心恐怕难以承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雪后江边竹林的景象,通过“雪压”、“沅湘晚色”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忧郁而深远的氛围。诗中“川光荡漾空清阔,山气玲珑太白深”进一步以水面和山气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清新。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想象,表达了竹子虽高洁却孤独无依的情感,以及春天到来时竹子可能面临的困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细腻情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