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峰和尚方丈题唐子华山阴图
连山走陂陀,太谷入晻暧。
屋藏深树中,路出巨石背。
烟雨时有无,涧谷互显晦。
轻盈曳飞绡,缥缈沃浮黛。
雄梁矫脩鼍,骍壁駮文玳。
峥嵘紫霞高,屈曲白水汇。
阴森神鬼宅,奋迅龙马队。
风云气象宽,日月光烟碎。
借问此何乡,或有捐余佩。
荅云越山阴,信美无与对。
自从永和来,燕游推胜槩。
佳人去不还,盛集嗟未再。
磨令实好奇,掇拾归画绘。
上人远公徒,我亦渊明辈。
会晤属时艰,观览增感慨。
故园没灌莽,举足蛇豕碍。
放歌自太息,激烈惊厚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陂陀(pō tuó):不平坦。
- 晻暧(ǎn ài):昏暗不明。
- 涧谷:山涧和山谷。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沃浮黛:形容山色深沉如黛。
- 雄梁:雄伟的桥梁。
- 骍壁(xīng bì):红色的墙壁。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山势高峻。
- 紫霞:紫色的云霞,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美景。
- 白水:清澈的水。
- 阴森:形容环境幽暗恐怖。
- 龙马队:形容队伍雄壮,如龙马般威武。
- 捐余佩:捐弃我的玉佩,意指离开或放弃。
- 永和:指东晋时期的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在山阴兰亭的雅集。
- 胜槩(shèng gài):胜景,美景。
- 掇拾(duō shí):拾取,收集。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放歌:放声歌唱。
- 厚载:大地,指承载万物的大地。
翻译
连绵的山脉蜿蜒起伏,太谷之地昏暗不明。房屋隐藏在深密的树林中,小路从巨大的岩石背后蜿蜒而出。烟雨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山涧和山谷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轻盈的云雾像飞舞的薄纱,山色深沉如黛,若有若无。雄伟的桥梁如长蛇般伸展,红色的墙壁上斑驳着花纹。紫色的云霞高悬,白水在曲折中汇聚。环境幽暗恐怖,仿佛是神鬼的居所,队伍雄壮如龙马般威武。风云变幻,气象万千,日月的光芒在烟雾中破碎。请问这是何处,或许有人会捐弃我的玉佩。回答说这是越地的山阴,美景无与伦比。自从永和九年王羲之等人的雅集以来,这里一直是游人推崇的胜景。佳人一去不复返,盛大的集会也叹息不再。好奇心驱使着人们收集这些美景,归于画中。僧人如同远公的门徒,我也如同渊明之辈。相聚因时局艰难,观赏这些景色增添了许多感慨。故园已被灌木和杂草淹没,前行之路被蛇和猪所阻碍。放声歌唱,自叹不已,激情的歌声震撼着大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阴图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水的变幻莫测和神秘莫测。诗中,“连山走陂陀,太谷入晻暧”等句,以动感的笔触勾勒出山脉的起伏和谷地的幽深,而“烟雨时有无,涧谷互显晦”则进一步以烟雨的变化来增添山水的神秘感。后文通过对桥梁、墙壁、云霞、水流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细腻的自然景观。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愁和对时局艰难的忧虑,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