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元帅见赠二首

· 刘基
元戎玉帐拥旌麾,武略文韬并出奇。 构厦可堪无大匠,安邦曾见活危棋。 此时山斗归民望,他日龙螭简帝思。 我辈迂狂垂世务,趍风执御更何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戎:主将,统帅。
  • 玉帐:主帅所居的帐幕,取如玉之坚的意思。
  • 旌麾:帅旗,指挥旗。
  • 武略文韬:指军事和政治谋略。
  • 构厦:比喻国家建设。
  • 大匠:高明的建筑师,比喻有才能的辅佐大臣。
  • 安邦:安定国家。
  • 危棋:比喻危急的局面。
  • 山斗: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 龙螭:龙和螭,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皇帝或高官。
  • 垂世务:指处理世间的重大事务。
  • 趍风执御:追随风尚,掌握治理之道。

翻译

主将的帐幕中高悬着帅旗,军事和政治谋略都显得出奇制胜。 建设国家怎能没有高明的建筑师,安定国家也曾见过化解危急的局面。 此时,德高望重的人归于民望,将来,皇帝的思念中会有龙和螭的形象。 我们这些处理世间重大事务的人,追随风尚,掌握治理之道,更是毫无疑问。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主将的英明和国家的安定,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元戎玉帐拥旌麾”和“武略文韬并出奇”描绘了主将的威严和智谋,而“构厦可堪无大匠”和“安邦曾见活危棋”则反映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和政治智慧的重要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参与国家大事的坚定信念和自豪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