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胡仲渊书欢喜成诗奉呈石末公兼简三益军咨

· 刘基
故人忽寄一封书,愁眼还明病亦无。 风满高林归猛虎,月凉古冢散妖狐。 大廷职贡当遄复,戎马资粮不再输。 更喜元侯契天意,良苗得雨应时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廷:朝廷。
  • 职贡:指各国向朝廷进贡。
  • 遄复:迅速恢复。
  • 戎马:指军需物资。
  • 资粮:军队的粮食供应。
  • 契天意:符合天意。
  • 良苗:好的庄稼。
  • 应时苏:及时复苏。

翻译

故人忽然寄来一封信,让我愁眼明亮,病痛也消失了。 风满高林,猛虎归巢,月凉古冢,妖狐散去。 朝廷的职贡应当迅速恢复,军队的粮食供应不再短缺。 更让我高兴的是,元侯的行为符合天意,好的庄稼得到及时雨水的滋润,复苏生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到故人书信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国家安宁和农业丰收的期盼。诗中通过“风满高林归猛虎,月凉古冢散妖狐”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和平的景象,暗喻战乱的结束。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国家政治稳定和农业丰收的祝愿,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的关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