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石末公春晴诗

· 刘基
幽禽啧啧语朝阳,细绿骎骎入女桑。 天上深宫调玉烛,人间和气应勾芒。 赤眉青犊终何在,白马黄巾莫漫狂。 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萧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啧啧 (zé zé):形容鸟鸣声。
  • 骎骎 (qīn qīn):形容植物生长迅速。
  • 女桑:指桑树。
  • 玉烛:指天子。
  • 勾芒 (gōu máng):古代传说中的春神,主管万物生长。
  • 赤眉青犊:指古代的农民起义军。
  • 白马黄巾:指古代的起义军。
  • 发踪:指指挥、调度。
  • 萧张:指萧何和张良,汉初的两位重要政治家。

翻译

幽静的鸟儿在朝阳下啧啧鸣叫,细嫩的绿叶迅速地长满了桑树。天上的深宫中,天子正在调整着玉烛,人间万物和气应和着春神的召唤。那些古代的农民起义军赤眉青犊,终究去了哪里,而白马黄巾的起义军也不必过于狂妄。众多的将帅如林,需要有人来指挥调度,太平盛世的功业,正期待着像萧何和张良那样的贤才来完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通过幽禽的鸣叫和植物的迅速生长,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还隐含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通过对古代起义军的提及,暗示了对和平与秩序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贤才的期待,希望有像萧何和张良那样的政治家来引领国家走向太平盛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思考。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